发布时间:2025-02-02 16:48:00 来源:球友会·(QY)官方网站 阅读次数:次
它可以搭配水果、鮮花,以創新産品迎合年輕人的喜好;可以滿足群衆養生需求,打開康養消費新空間;可以融入各類文旅消費場景,營造“中式美學”的氛圍感。
安康是陝西茶葉主産區和優生區,近年來,立足天然富硒資源優勢,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産業和茶科技,推進茶葉精深加工、開拓茶飲新賽道、打造多元文旅消費新場景。
小雪節氣一過,就到了縣金錢橘成熟的時間。金錢橘挂滿枝頭,茶樹郁郁蔥蔥。金錢橘與富硒茶,不僅通過“套種”提高了畝均效益,還在“碰撞”中成了創意十足的新式茶産品。
12月16日,位于城關鎮塘麽子溝村的縣益品源茶業有限公司內,工人掏出新鮮的金錢橘果肉,再將橘皮清洗、晾幹,然後在果殼內填入紅茶茶葉並烘幹,一顆香氣撲鼻的金橘茶就做好了。
“金橘茶融合了金錢橘的果香和紅茶的醇厚甘甜,造型獨特、口感清甜,受到不少年輕人的喜愛。”公司負責人唐必彩說。
過去,縣茶産業以一季春茶爲主,秋冬季就進入茶葉生産的淡季。2017年開始,唐必彩嘗試將金錢橘與當地紅茶結合,研發金橘茶。
縣金錢橘種植面積2萬余畝,茶園面積約26萬畝。在唐必彩的帶動下,全縣30余家茶企陸續加入金橘茶的生産和銷售行列中,進一步延伸了夏秋茶産業鏈條。
“制作金橘茶不僅拓寬了金錢橘的銷路,還將紅茶的附加值提升30%以上,帶動更多茶農增收。”唐必彩說,公司還不斷對工藝和産品進行融合創新,研發出陳皮白茶、花果茶等産品,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像縣益品源茶業有限公司一樣,在安康,越來越多的傳統茶企走上了差異化發展之路,讓茶産品更加豐富,也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近年來,安康市在抓好春茶生産的基礎上,持續提高夏秋茶綜合利用率,先後推出金橘茶、秦漢古茶、金花茯茶等産品,茶産業從“春茶一季”轉變爲“四時有收”。今年,全市茶✅園總面積達112萬畝,60.3萬名群衆因茶致富、因茶興業。
沸水入杯,花朵在水間舒展,茶湯呈現出黃綠透亮的色澤,清幽淡雅的香氣隨之飄散開來。12月17日,在位于鎮坪縣的陝西和冊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劉仕琦泡出一杯黃連花茶並向記者介紹:“這是我們用今年年初采摘的黃連花制成的花茶。口味清香、複水性好,沖泡後的花朵像剛摘的一樣。”
黃連全身都是寶,根狀莖可藥用,花可以制成黃連花茶。黃連花茶在制作時采用采、蒸、火焙等方法,不僅口感獨特,還具有保健功效。
鎮坪縣及周邊地區一直有制黃連花茶的傳統。但由于技術限制,黃連花茶的産量和質量較低,部分農戶爲提高黃連産量還會把黃連花打掉。
“鎮坪黃連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産品。黃連5年起挖,但黃連花年年可✅摘,如果將其利用起來制成茶飲,不僅能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還能延長黃連産業鏈,帶動農戶增收。”劉仕琦說,公司在中國藥科大學的指導下開發了黃✅連花茶,目前聯合農戶種植黃連1600余畝,每畝可加工黃連花茶3公斤,年産黃連花茶1萬份(盒),年産值達260萬元。
“隨著藥食同源理念深入人心,人們更加追求茶飲的豐富口感和養生功效。我們立足資源優勢,開發出黃連花茶、金絲皇菊茶等産品,進一步延長中藥材生産加工銷售鏈條,促進藥旅融合,推動大健康康養産業發展。”鎮坪縣副縣長陳玮玮說。
前不久,位于平利縣廣佛鎮的秦漢古茶三産融合項目茶博館迎來了一批小遊客。來自安康高新區第一小學的700多名學生在這裏了解茶文化、學習茶藝茶禮、動手包裝茶葉,在縷縷清香中感受茶文化的獨特魅力。
“茶博館通過豐富的實物、圖文和複原場景,介紹了中國和安康茶文化的起源及發展曆程;展示了100多種中國名茶和國外茶葉的實物,涵蓋六大基本茶類。”茶博館講解員說,孩子們還參與了茶藝研學、茶園觀光、茶葉品鑒、茶事勞作等活動,玩得盡興又收獲滿滿。
秦漢古茶三産融合項目由安康秦漢古茶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主要建設茶葉加工車間、銷售✅體驗中心、茶文化博覽館及科技研發中心,打造觀光長廊、廣場和新品種科技茶葉示範園,進一步推動茶文化保護傳承和茶旅融合發展。
“我們以漢陽陵出土的‘世界最早茶葉’爲原型,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合作,對古代制茶工藝進行複原,研發出多款特色古茶産品,打響了‘秦漢古茶’品牌。”安康秦漢古茶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振華說,他們挖掘秦漢古茶文化內涵,打造三産融合項目,吸引更多遊客踏上茶文化之旅。項目正式運營後,預計年接待遊客5萬人次,輻射帶動周邊茶農超1000戶。
從“種茶葉”到“賣風景”,從“講茶葉”到“揚文化”,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厚重的曆史文化底蘊,安康市茶文旅産品愈加多元、融合業態持續拓展。
平利縣茶旅體驗遊、鎮坪縣民宿體驗遊入選2024陝西省鄉村休閑旅精品線路,漢濱區大竹園鎮茶園✅景觀被評爲陝✅西特色魅力田園,打造23個茶旅融合示範鎮……安康市持續深挖茶文化內涵,打造茶旅精品線路、茶旅精品園區、茶旅特色小鎮,培育“茶旅+民宿”“茶旅+研學”等新業態和消費新場景,帶動産業升級、鄉村發展、農民增收。